融媒觀察丨媒體融合應深入人類社會和生活
2023-02-01 18:14:00 來源:傳媒觀察
報刊、廣電等傳統媒體在新世紀以來一直在急劇變革,通過融合戰略,它們的獨立形態、碎片式架構,逐漸被消解、融匯成“媒介多元體”“媒介矩陣”。無論是印刷媒體還是廣電媒體,均可以集紙質媒體、聲音媒體和視覺媒體于一身,可讀、可聽、可看,媒體融合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形態到機制層面的整合。
但是,融合還需要深入。深度融合是一種文化底蘊、內在邏輯的融合,其核心可以從“媒介化”入手?!懊浇榛笔菍⒚浇樾畔⑥D化為各種關系的中介化過程。從媒介向媒介化的變革,就意味著媒體不再是即時性消費品,它是一種基礎設施;媒體不是靜態的存在,它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媒體流程不是一個閉環,而是一個開放的關系網絡。
首先,媒體是一種基礎設施。傳統媒體的觀念,是視媒體為受眾讀、聽、看的即時性消費品。昨天的報紙,可能在今天已經沒有了價值;廣播內容過耳即去,電視畫面稍縱即逝。而當我們將媒體當作基礎設施時,它就是有長久功能的實在物,承載著源源不斷的數據流——每日每時通過各種渠道采集的信息匯入其中,可以存儲、調用、鏈接、分享、互動交流,可以通過標簽化結構化建立信息與信息、信息與用戶、用戶與用戶的節點化多層次連接關系。在《紐約時報》的在線數據流中,你可以調用其170年前的健康報道、稅收新聞或美食信息。媒體不是用過即棄的消費品,它能獲得與時俱進的技術支持,能通過商業化機制使其中的數據永葆價值,能為用戶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容選擇。
第二,媒體是一種新型結構的聯接物。傳統媒體是單立門戶、獨立運營、線性存在的,如今它與各種數字平臺和內容建立了一種可編程結構的連接關系,建立了可以獲取和發送信息數據的實時流動空間。通過高效而無限的互聯網,媒體將各種行為主體聯接在一個網絡結構之中??删幊痰木W絡可以通過靈活和動態的連接方式,提供豐富而個性化的信息,建立高效而符合愿望的交流。無論是一個生物人,還是一個機器人,都可以通過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媒體平臺,連接到廣闊無垠的網絡空間。
第三,媒體是一個開放的關系網絡。傳統媒體是通過生產-分發-接受的閉環形態進行運作的,如今媒體變成了開放性的中介化過程,信息生產者和消費者可以零距離轉換——他們甚至無需交流就能集產消者于一體。無論是成就卓著的UGC(用戶生成的內容),還是如今甚囂塵上的AIGC(AI技術生成的內容),都是開放關系帶來的豐厚成果;無論是日常語境,還是辦事方式,都因為開放的關系網絡而使得媒介深度嵌入我們的認知、行為,彌漫于我們的日常經驗和關系形態,延伸和拓展我們的人際化網絡,形塑我們的觀念和生活。
如此,媒體不僅可以深度融入人類社會和生活,也盡可以提升自身的創造性和生命力,這樣便可以常做常新。
(《傳媒觀察》2023年1月號卷首語。作者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昌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