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江蘇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縣級融媒專業委員會一屆一次全體會議在南京舉行。會議審議并通過《江蘇省記協縣級融媒專業委員會章程》,推舉產生省記協縣級融媒專委會第一屆領導機構,研究部署未來一年工作。中國記協及兄弟?。▍^、市)記協發來賀信。
江蘇省縣級融媒體中心高質量發展培訓啟動儀式同時舉行。
近年來,江蘇省各地全面推進縣級媒體深度融合,64家縣級融媒體中心高質量建成,全省“一張網”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省記協將以成立縣級融媒體專業委員會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政治引領、專業指導、服務聯絡等職能作用,著力搭建常態化學習培訓平臺、協同宣傳平臺、經驗交流平臺,引導縣級融媒體中心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加快深度融合發展步伐,推進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移動傳播矩陣和省級技術平臺作用,探索“媒體+”運行模式,不斷提高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中國記協在賀信中說,江蘇記協成立縣級融媒專委會是積極探索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更好服務全省新聞工作者的新舉措。希望以此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團結引領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進一步加強輿論主陣地建設,體現好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發揮好引導和服務群眾的平臺職能,創新宣傳報道,講好江蘇故事,為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講話精神,江蘇省按照率先試點、全面建設、規范驗收三個階段,全力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早在2017年8月,江蘇就開啟了縣級媒體深度融合試點工作;2018年初,省政府將繼續推進縣級媒體深度融合試點列為十大主要任務之一;2018年10月起,啟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和荔枝云省級技術平臺建設;2019年2月,印發《江蘇省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2019年12月起,分兩批次開展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驗收;至2021年3月,全部64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和荔枝云省級技術平臺通過省級驗收。
建設好、鞏固好這一重要的輿論陣地,對打通媒體融合“最后一公里”,連接群眾“最后一公里”,基層服務“最后一公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江蘇記協從2020年起就開始醞釀組建面向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專門工作機構,包括調研、起草章程、制定工作計劃等。2021年11月8日,在江蘇省慶祝第22個中國記者節座談會上,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親自為省記協縣級融媒專委會成立揭牌。這是繼新聞職業道德委員會、媒體融合專業委員會之后,江蘇記協成立的第3個二級工作機構,也是江蘇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第一屆江蘇記協縣級融媒專委會由75名委員組成,其中85%來自全省13個設區市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其余委員分別來自省有關部門、單位及高校新傳院。專委會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2名、秘書長1名、常務副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6名,其中,3名副秘書長由縣級融媒體中心同志擔任。
江蘇記協縣級融媒專委會成立后,將從四個方面著力,落實章程規定的各項任務。
一是促進縣級融媒體中心不斷加強新媒體輿論陣地建設,發揮自己離基層近、離群眾近、離實際近、離獨特新聞資源近的優勢,用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喜歡聽的語言,講好江蘇故事、中國故事,切實扛起縣級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
二是加快完成“基因重塑”“基因再造”,推進媒體融合從“相加”向“相融”轉變。通過優化體制機制、加強內容生產、對接省級平臺、建設“一地一端”、開展矩陣傳播等,不斷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三是把服務縣級融媒工作者當作自己的神圣職責、本職工作,重視初心教育,加強作風錘煉,開展技術比武,創造培訓機會,組織專題采訪,鼓勵創新創優,增進交流合作,維護記者權益,提供援助保障,把縣級融媒專委會建設成為新時代“縣級融媒工作者之家”。
四是充分調動全省64家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積極性,真正體現“大家的事大家辦”的特色。做什么事,何時做,怎么做,想達成什么效果等,都要尊重大家的意愿,爭取大家的支持,贏得大家的認可,使專委會工作更具針對性、實用性,直擊痛點,解決問題。
(江蘇省記協 吳雨陽 劉海云)